11月21日,一辆面包车悄无声息地把葛祥的遗体拉到了殡仪馆。“葛局长的死,对河北蔚县的教育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一位中年老师说,“我们老师都十分担心,这样一个实实在在干事的人走了,谁知道以后又是个什么样子。”“他太痛苦了,为啥别人叫他‘葛疯子’?那是因为周围的人都糊弄他,啥事都指望不上别人,搞煤炭、盖楼……只有亲自到处跑。”一位知情人感慨,“如果上面有人支持他,或者周围有人理解他,他都可能不会走这条死路。”葛祥自杀身亡的第二天,教育局召开紧急会议,要求:葛祥同志英年早逝,此事不流传,不讨论。(《南方都市报》11月25日)
一位贫困山区的教育局长默默无闻,在寂寞与忧愤中死去,贵为武大原第三把手的陈昭方被捕后,妻子乘坐专车风光探监,这两件事实在太有比照价值,也太有“警示”意义。
前者大概是一个没时间琢磨人而只琢磨事的主儿,生前身后都寂寞、孤独、不招上边待见,处处碰壁;而后者,“进去”前权倾一时威风八面,即便“进去”了也照样风光,这样的派头和人脉,这样令人眼热的待遇,岂止是葛祥这个典型的“一根筋”、“榆木疙瘩”所能望其项背的?
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葛祥与陈昭方其实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人物,每一个有一定职场阅历和经验者,对这两类人的行事风格、为人处世态度及由此产生的人生、事业、官场的遭际可能并不陌生。
显然,陈昭方们深谙官场生存之道,会琢磨官场动静,琢磨领导个人喜好,圆滑世故。因而他能由一名工农兵大学生一路顺风顺水,步步高升,即便一天书没教,也能跻身博导、教授之列,甚而晋升为百年武大的第三把手。校长换了三茬,他陈昭方虽不断因涉嫌贪腐被人举报,却依然能稳坐高位15年不倒。
如果将只琢磨事、不善琢磨人的葛祥,与可能恰好相反的陈昭方虚拟换位一下,结果会如何?
县里领导要建标准学校不是缺钱吗?不管是通过招商引资、土地置换,发动干部群众集资,还是从银行、建筑商那里“骗”来资金,建校还不是小菜一碟?蔚县不是缺好生源吗?那就用高额奖金悬赏,奖学生奖老师,几年功夫不就把优质生源招来了吗?学校缺煤缺钱,先赊销来了再说,总不能把局长抓去卖钱还账吧?至于学校招聘老师,虽说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进人先交3万,但至少领导写条者一律录用就是,哪能像葛祥那样竟胆敢不买领导的账?葛祥这样的局长,就是把全体教师学生都感动得一塌糊涂,可如果得不到领导的首肯和赏识,那又有什么用?
一直到自杀的10天前,葛祥还在对朋友说“我怎么到处碰壁”;而陈昭方“进去”之后,老婆依然能专车探监。现实生活中迥然不同的两种人生际遇在此展示得淋漓尽致,也让看客黯然神伤,一声叹息。(来源:点击浏览" target="_blank">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