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招工难”问题的分析
沈水生
●目前“招工难”主要表现在招农民工难,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有了更多就业选择。即使是农民工群体,其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
●“招工难”的“倒逼机制”有助于农民工收入提高,预示“廉价劳动力”阶段出现拐点。
●要从根本上破解“招工难”,必须推动农民工转移就业向纵深发展,推动农民工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春节前后,一些地区出现“招工难”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各界对这一现象的表现及成因做了很多分析,但还有一些认识需要进一步探讨深化。本文谈一点个人看法。
“招工难”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导致目前招工难的原因,一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率先企稳回升,企业用工需求大幅增加。二是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比以往有更大发展空间。这为农民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使得部分农民工留在农村,或在当地就近转移就业。三是东部沿海地区在招工上的比较优势降低。尽管东部沿海地区工资水平仍然高于中西部,但增长速度比中西部地区慢。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1422元,中部地区1350元,西部地区1378元。考虑到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能兼顾承包地生产、劳动条件差、存在权益受侵害的风险、往返路费支出较大、生活成本更高等因素,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更愿意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或务农。四是人口因素的影响逐渐显现。目前外出农民工中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60%左右,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年代,人口出生率递减,加上随着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递减。而且,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条件、职业发展等方面有更高诉求。五是供需结构性矛盾。包括技能结构矛盾,技工供不应求;年龄结构矛盾,很多企业只愿招用年轻农民工,劳动合同短期化,使得中老年农民工提前回乡从事农业生产。
“招工难”的诸多原因中,除经济企稳回升这一周期性因素外,从长期性因素看最主要的是农民工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有了更多就业选择。东部沿海地区农民工权益保护不佳固然是重要原因,但2004年前情况更差时却未出现“招工难”,因为其时农民工缺乏就业选择。新增劳动力供给递减固然是重要原因,但2004年以来转移就业的农民工年均新增880万,而农村新增劳动力在1000万人以上。新生代农民工诉求更高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并未回乡务农,而是能够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
“招工难”是好事还是坏事
第一,出现“招工难”的最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有了更多就业选择。这反映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及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完成布局并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并出台和落实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使得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培育了市场经济意识、长了见识、有了技能的农民工回到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就业创业,会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统筹发展。
第二,“招工难”的“倒逼机制”将有助于农民工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劳动条件,享有社会保险,稳定就业岗位,逐步实现有尊严的体面劳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第三,普工“招工难”的“倒逼机制”,还将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四,“招工难”有助于农民工从“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单纯为城镇提供劳动力的流动就业状态,向定居城镇、稳定就业的状态转变,从而推进城镇化进程。
综上,总体上看,“招工难”是好事。有观点认为,“招工难”是坏事,它意味着“人口红利”阶段结束,“廉价劳动力”这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将逐渐丧失。其实,“招工难”根本不是“人口红利”阶段的分界线。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通俗地说,干活创造财富的人比例高,不干活被抚养的人比例低,因此,整个国家财富积累率高、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2001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与此同时,2001年-2009年,15-64岁人口比重分别为70.4%、70.3%、70.4%、70.9%、72.0%、72.3%、72.5%、72.7%、73%,基本上逐年上升。有专家测算,今后5-10年内,我国仍将处于“人口红利”阶段。认为“招工难”是“人口红利”阶段分界线的观点,是用“人口红利”这一反映整个国家的积累与消费关系的概念,混淆了“廉价劳动力”这一反映不同群体之间分配关系的概念。前些年是“人口红利”阶段,也是“廉价劳动力”阶段,“人口红利”带来了财富的高积累,但农民工所得太少;今后,“招工难”会使农民工收入提高,“廉价劳动力”阶段出现拐点,但“人口红利”阶段仍会持续。
“招工难”背景下就业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吗
尽管出现“招工难”,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应当坚持将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不能有丝毫懈怠。主要原因是,从重要性来看,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生活和尊严,无论就业形势是否严峻,就业的这一性质不会改变。从严峻性来看: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我国整体经济回升的势头还不确定、不稳定、不巩固。经济发展一旦出现波动,将首先影响到农民工的转移就业。而且,经济发展是有周期性的,在未来增速下降情况下,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第二,目前的“招工难”主要表现在招农民工难,而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意愿与用工短缺的生产一线操作工岗位不匹配,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则不愿离开家庭到外地就业。
第三,即使是农民工群体,其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农民工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特别是大量农民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技能素质普遍较差,难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在劳动合同短期化、企业只使用“黄金年龄”劳动者的用工偏好下,青年农民工“招工难”,但中老年农民工则“找工难”。
第四,我国城镇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据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保持在2000万人以上,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左右。
第五,2009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1288万人,占53.4%,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看,我国城镇化水平还需要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城镇化的前提条件,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需要转移到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富余劳动力在1亿人以上,在未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的时期,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当前的“招工难”是在劳动力价格较低水平上的供求状况,如何使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实现稳定且收入足以承担城镇生活支出的就业,是长期的艰巨任务。
“招工难”背景下应该怎么办
第一,推动农民工转移就业向纵深发展。一是大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完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岗位信息发布等就业服务工作,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对接,努力减少农民工摩擦性失业。二是既要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又要抓住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快速发展的机遇,鼓励农民工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农民工从外出就业为主向外出就业与就近就业并重转变。三是结合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要求,推动农民工从第二产业就业为主向第三产业就业为主转变。四是结合城镇化发展要求,推动农民工从临时就业向在城镇稳定就业转变。
第二,推动农民工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抓住劳动力市场朝着有利于农民工权益的方向发展的机遇,大力维护农民工基本权益。一是要加大法律的执行力度,依法纠正和处理企业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二是要发挥三方机制和行政指导的作用,引导企业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合理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改善劳动条件、放宽招聘年龄、延长劳动合同期限,促进农民工体面就业。三是要针对欠薪逃匿等恶性问题,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
第三,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年龄轻、受教育程度高、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最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成为用劳动力质量替代数量、有效应对“招工难”的有力武器。为此,一是要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统筹搞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统筹规划城乡之间的职业教育培训,加大财政投入和工作力度,将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二是要研究放宽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相关政策,帮助其解决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政治权利等享有公共服务、参与民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稳步推进其向市民转变。
第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产业升级,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西部地区要高起点地承接产业转移,从而完善区域之间的产业布局,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劳动力大省(市、区)。
(作者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工作司)
下一条:
职场真人秀:四大热门专业女大学生求职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