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与中西部6省20多个市、县签订劳务合作协议40多份,全力保障纬创用工。”近日,与纬创集团幕僚长室资深特助曹之楠洽谈用工服务和培训合作事宜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开展跨区域劳务合作的初步成果。
“纬创等大项目落户泰州,对我们服务企业用工提出了更高要求。”该负责人说,以纬创资通为例,该项目预计用工5万人,一期需2.5万人,其配套企业用工也超过4万人。随着纬创投产日期的临近,解决其用工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为此,我们及时开展跨区域劳务合作,实行定点招聘,保证大企业用工需求。”该负责人说。
今年4月开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外派5个招工小组,由负责人亲自带队,分赴湖南、安徽、陕西、河南、云南、贵州等中西部人力资源丰富的区域,摸清当地劳动力结构状况、工资需求等,并与20多个市、县的劳动保障部门、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职业中介机构、劳务中介机构签订劳务合作协议40余份,建立了稳定的劳务基地、大企业用工人力培养和输送基地,为后期集中服务纬创等大企业用工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为保证外出招工的效果,招工小组力争将当地劳动力信息“一网打尽”。在走访过程中,我市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劳务基地;与当地规模较大的职业院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建立大企业用工人力培养和输送基地。
“我市新近出台的10项新市民同城待遇,对这些省、市劳务人员有较大吸引力,有利于外来劳动力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该负责人介绍,走访中发现我市与这些省市开展劳务合作具备一些有利条件,比如地区间工资比较有优势。拿贵阳市来说,最低工资标准是650元,贵州其他地区大概比贵阳低100元,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与我市有一定差距,有利于借助工资差吸引劳动力来泰就业。此外,传统转移区域发生转变。当前长三角务工月平均收入大概高于珠三角300元,收入有差异,向长三角转移就业正成为一种趋势,有利于泰州抓住机遇,吸引外来劳动力。
据了解,下一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采取专人定点驻外招聘的方式,跟当地劳务输出承办人员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当地准备输出人员的组织情况,提高招聘实效。同时,将大企业用工服务延伸到基层,充分依托本地基层组织,将大企业用工信息及相关优惠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宣传到每一位适龄务工人员,动员本地劳动者就地转移就业。此外,加大对劳务输出地组织人员的激励措施,对组织人员输出的具体承办人员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