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小王23岁,今年大学毕业,学的是电子商务。
7月11日一大早,他赶往宁波人才市场找工作。周末求职的人特别多,小王选了几家单位投简历,其中一家叫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
当天中午,他接到一个男子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宁波模具行业协会的招聘人员”,问了几个问题后,他请小王到协会的办事处看看,办事处会派人骑摩托车负责接送。
当天下午,一个骑摩托的男子在指定地点带上小王,半路上,小王接到招聘方的一个电话:“你有没有碰到我同事?能不能把电话交给他,我有事情要交待。”
小王有些警惕,他拿着手机把话筒贴在骑摩托男子的耳边。
开摩托车的男子可能嫌风大,听不清,顺手把小王的手机拿了过去。
这时,摩托车上掉下了一个档案袋,像是被风吹掉的。
“帮我捡一下。”骑摩托车的男子停车,回头对小王说。
可小王刚下车,只听见摩托车油门一轰,跑了。
事后,小王报警,损失了一部手机。
让小王感到疑惑的是,骗子是怎么获取他的个人信息的?又是怎么知道他向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投了简历?
1天内有3个求职者受骗
“这样的骗局,今年上半年已发生了3起。”宁波市人才交流中心的石部长说,受害者是求职的大学生,被骗的也都是手机,大学生求职心切,社会经验不足,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弱点,屡屡得手。
宁波北仑警方说,也接到过类似报警,仅7月12日一天,就有3起报案。行骗过程几乎和小王的遭遇一模一样,“很有可能是同一伙人干的。”
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
昨天,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说,小王的简历他们一直保存着,没有遗弃,“我们发现他简历首页上的名字和电话写得很大,很容易被外人偷窥,犯罪分子当时可能就隐藏在人才市场中,站在小王身边偷偷记下了他的联系方式和求职单位。”
针对应聘大学生群体“招工面试”的诈骗案,7月13日,江苏扬州警方曾发布预警,指出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信息的几种途径:
受害者大都去过各类人才招聘市场,都投过简历,由于现在就业压力大,每次招聘会都有大量的应聘者,犯罪分子趁机“混水摸鱼”,记录受害者应聘简历上的信息。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招聘结束后,少数不负责任的招聘单位,会将大学生的简历随意遗弃在招聘会现场。
广东警方曾摧毁一个犯罪团伙,他们获取受害者的信息是通过专门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使求职者留下个人资料,然后冒充企业招聘人员通知求职者前来面试,伺机作案。
(笨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