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企业最钟情什么样的人才
来源:泰州人才网 日期:2011-05-04 浏览
  无论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还是正在成长的潜力型企业,对优秀的人才永远都是真心渴望,而真正优秀的人才又永远处于短缺状态,真是有意思。 

   那么什么是人才呢,现代管理学中将人才定义为四种。“一”字形人才,他的主要特点是知识面广,缺点是没有专业技能。其次是“1”字形人才,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但是知识面窄。第三类是“T”字形人才,具有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精通专业知识。这种人才曾经是企业追逐的热门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日益复杂化,此类人才热度已大幅降温,因为他们不能担纲系统工程条件下企业领头羊工作。这样最受企业欢迎的第四类人才标准就应运而出:“十”字形人才。这类人才主要特点是知识渊博,无论什么行业、什么领域均有涉猎和精通,不但综合能力强、专业精通,最关键是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很强的创新能力。这类人才不但颇有诸葛亮风骨,而且还闪现出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博士推崇的“大乘人才”影子。其主要特征是具备可以移植的能力,无论什么学科在3个月之内也要完全转向并掌握它。很多人在应聘中和企业在招聘中都不恰当的强调了“专业”的重要性。实际上,在学校里学习的专业只是师傅领进门的初级水平,高等教育之核心是给学生严格训练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缜密思维方法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企业对应聘者的甄别还侧重于“你”是不是一个可造之材。例如,面试时观察应聘者在时间紧、任务急、压力大的情况下,能否保持沉着冷静、遇事不乱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这就是大批应聘者没有得到企业青睐的主要原因。

  即使被企业录用者事情还远没有结束,有的员工自身素质缺陷导致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这里当然有企业人才培训机制滞后原因,但是有的人天生就是“一根筋”,不了解工作需要的思维方法,不善于学习新鲜事物,思想陈旧、缺乏创新意识,还不容易教化。例如,有的人拘泥成法、食古不化、完全不适应现代商战“打得赢”的要求。还有工作多年的员工还不清楚自己应当如何“工作”,经常在没有主见的情况下提问题,不明白一个合格的员工应当掌握提问题的方法,即反映问题之前应有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参考。而不是本末倒置的要求领导替你工作。表现之二就是转型太慢适应性太差,自己能够做的工作只是重复自己原来经历过的事情,对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完全没有办法研究消化,并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可以操作的具体办法。这种典型的“死脑筋”势必受到企业“另眼相看。”有人自称我是“知识分子”缘何找不到工作,细想一下,按照知识分子“有知识、有专业知识、报效祖国”的定义还有不小的距离。有专家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但是在企业内部,有些员工就是不断调岗都无法胜任一项具体工作,虽然自己的牛皮吹的很大。但是一实践就露出比马还大的脚。有号称在大型企业工作过的员工,在负责一摊具体工作时错误连连,天怨人怒,不但不懂如何倾听有益意见,还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这种“垃圾”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拿着高薪占个位置。就是调他去看门还没有体力,做饭还也不谙火候,文员不懂卷宗管理,整天就是狂想如何升迁、如何获得更大权力。从科学角度讲,有些垃圾的确没有任何再利用价值,就是应当抛弃的无用东西,因为这种东西既不能回炉又不能二次加工、化合成为新的有用物质。所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是片面的相对道理,而非放之四海皆准的绝对真理。
  通过人力资源的实践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优秀人才”就是员工表现出极高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潜力,而不仅局限于专业、过去的业绩和曾经工作过公司的名气大小。
  前途远大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现实:优秀的人才永远短缺。(笨鸟网)


分享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