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离企业有多远?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时普遍缺乏就业力,企业总是抱怨大学生不“职业”,分歧使大学生与企业间有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阻碍大学生就业。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大学生缺乏就业力操心。最近贯能 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发布了包括“就业指导、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推荐”、“人才定制”服务在内的“大学生就业力”培训服务体系,并就大学生就业力到底缺在哪儿进行了探讨。
■大学生“态度”最成问题
北京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提出,毕业生就业力应该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或者称其为生存能力。贯能公司总经理吴铁介绍,就业力是基础的职业素质,是要让大学生保持就业的能力,而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
他认为目前大学生的职前培训应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培训求职过程中遇见的困难,这一阶段需要从行业知识、企业知识、职业规划、职业心态、求职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培训;其次就是在通过努力获得了就业机会之后,由于缺乏应有的基础职业素质,而难以适应职场要求的问题,这也是当前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直接招收大学生员工的重要原因;第三是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用人单位特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专业能力之间存在差异,需要目标岗位导向的专业技能培训。
企业对大学生在就业力缺乏方面的看法是———态度是最大问题。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培训经理唐长军认为,大学生刚刚到企业工作,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很正常。企业录用大学生是看重其可塑性比较强,学习新知识新事物快,并愿意做一些繁重的活儿增强企业活力,但如果大学生缺乏主动心态则很难得到企业青睐。他说:“学生时期是一种被动的心态,是接受的心态,而企业则希望每个员工有一种主动的心态,主动关心企业的心态,主动工作的心态,要有主人翁的精神,而现在学生比较缺乏这种精神,急需有一个心态的转变。”
新浪网人力资源总监段东告诉记者,今年新浪计划招聘毕业生80人,目前已经招到60人,而没招满的原因是认为毕业生的情况不够理想,特别是在心态上,今年的毕业生在心态方面存在着两个极端。他说:“一些毕业生过于急功近利,表现在其同时选择了好几个企业,哪边工资高就选择哪边,或干脆与招聘经理说如果你不选择我,我就去××企业了;还有一些毕业生则过于‘保守’和‘老实’,属于绝对的服从型,缺乏与上级和同事的沟通,而企业希望员工为了企业的发展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只是埋头拉车。”
“松下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有一颗平常心,可以从零做起。”松下公司人力资源部长陈恺告诉记者,这往往是毕业生最难做到的,虚心的态度是极为缺乏的。现在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什么都会,经常要求一到公司就担当重要职位,如今年一位学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到公司才发现其实实际操作与课本学到的内容相差太多,而且要在一个公司内挑大梁至少得了解公司文化,结果到公司后才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做不了。
■先就业再择业不意味着盲目就业
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遵循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则,不过企业也告诫毕业生先就业不是盲目就业,也不能为了就业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对所要从事的行业职位甚至公司完全不了解。
在会上,北京化工大学的一位学生介绍自己是学工科的,但对销售、管理方面也挺感兴趣。他说:“我现在的感觉是做哪方面都行,有时候确实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工作,毕业时找工作可能以收入为标准。”唐长军认为,现在毕业生中随便找个工作就行的现象
很普遍,很多人没有明确的就业意识,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工作,就想随便先找一份工作算了。他说:“特别是有的外地毕业生,要是公司能解决户口,让他干什么都行,其实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很重要,选择了什么样的职业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必须要认真地考虑。”
段东告诉记者,现在许多来求职的毕业生对其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位一点儿了解都没有,甚至对公司都不了解,而有的就开始提要求了。一些外地学生要求把自己调到北京就行,干什么无所谓,但是对行业和职位不了解的人又怎么能做好工作,所以企业自然不会选择他的。他说:“毕业生在确定好自己要选择的行业、职位和公司时,应该先对其有一定了解,在简历方面也要有针对性,千万要避免制作成由照片、个人情况和成绩组成的十秒钟简历,这种简历一般招聘方只看十秒钟不到就会扔到一边,而应该注明自己选择什么职位,为什么要选择,自己对于这个职位来说优势是什么等,让企业感觉你是适合的并对企业绝对重视,很有诚意到企业工作。
对此问题,贯能公司总经理吴铁认为,学生应该从一进校门而不是大四才开始思考就业问题,所有在校学生应从低年级开始就有机会了解劳动力市场、了解企业,才不至于到了要毕业时才发现准备工作都没做好。年轻虽然是资本,但是如果毕业生能够早一点儿了解社会,就能够更早一点儿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少走弯路,比你到大学毕业以后再择路更有效益,这也就需要社会给大学生提供在校期间就能了解社会的服务,而这也是比较缺乏的,大学生也需要具有主动性和危机意识,来有意地弥补自己在此方面的不足。
■看重大公司实践经历
现在公司在招聘时,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并不具有绝对优势,往往是成绩中等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们的表现也往往强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中流”现象成为了近两年招聘的新趋势。
唐长军告诉记者,学习成绩好可以反映出一些能力,但有时候只能说是记忆力好,所以现在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叫中流现象。在工作中个人成就比较大的,往往并不是那种全面发展的学生,不是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成绩突出的学生到社会上反而并不突出,往往是单科突出的学生更具有优势。
陈恺对此的观点是,学习成绩与工作是不完全成正比的,在公司用人经验中发现,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一般比较死,而中等学生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新人,适应力和理解能力更强,学习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公司在用人时并不看重毕业生学校的好坏与学习成绩的优劣,而更注重其是否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而对于社会实践经验,大公司的实践经验为企业方面普遍认可。段东认为在大公司实习可以更好地锻炼其职业素质,但对于能否把实习机会变成工作机会,在实习阶段打动用人单位的观点则不尽相同。唐长军的观点是认准一个单位,在实习期间打动用人方,不失为一种进入公司的捷径,可以从大二或大三就在一家认准的公司实习,表现自己甚至可以接受零工资。陈恺则认为公司通过实习留用一个人的可能性不大。他说:“因为在实习阶段公司不会把核心任务交给学生,实习只能体会到一些皮毛,想通过大二、大三就在公司长时间实习而留在公司的可能性很小,而在大四最后阶段在公司实习的优秀毕业生则更有可能打动公司,新员工进入松下前两个星期也要接受入社教育,主要是介绍公司文化等,其中一项必修课是每个员工都要到松下的柜台前进行一个星期的产品销售,亲身感受服务理念,也提高其对公司和产品的了解。”《北京青年报》